長期以來,隔汽層在許多地方已經成為屋面的一個基本組成層。同樣,隔氣層也逐漸成為各種屋面系統的常規組成層之一。然而,由于缺少可靠的隔汽層和忽略了隔氣層的細部要求,屋面系統仍會不斷出現問題。
有些屋面設計人員、承包商和制造商仍舊弄不清楚這兩種阻隔層的差別,什么時候需要設置,他們的功能是什么以及安裝的要求等。因此,搞清兩種阻隔層的區別非常重要。
阻隔層
圍護結構一般要求有以下4種阻隔層,目的是使建筑物內部的狀態與外部隔開。
2)隔熱層:又稱保溫層,有助于維持建筑物室內舒適的溫度;
3)隔汽層:防止水蒸氣通過圍護結構擴散,在圍護結構內凝結;
4)隔氣層:防止空氣通過圍護結構進入內部,引起能量損失,也防止空氣中所帶的水汽在圍護結構內凝結。
隔汽層
水蒸氣運動的根源,或來自建筑物內部,或來自周圍空氣的狀態,與氣候有關。屋面構造中水汽運動,可能主要源于施工或屋面材料。蒸汽壓差推動蒸汽擴散。溫暖、潮濕空氣的蒸汽壓比冷的干燥的空氣高。建筑物內外蒸汽壓差使蒸汽運動,蒸汽壓較高,空氣中的水汽會向較冷的干燥的地方移動。微觀來看,蒸汽的移動是通過材料中的孔隙擴散造成的。
采用隔汽層,旨在防止屋面系統中蒸汽的移動。通常使用一層薄膜,如聚乙烯膜或鋁箔。屋面卷材也可以起到隔汽層的作用。屋面結構中隔汽層的位置與氣候類型、建筑物用途以及采暖通風和空調系統有關。傳統上隔汽層設置在保溫材料“暖”的一面,防止蒸汽通過系統遷移到“冷”的一面發生凝結。
隔氣層
此層用來限制通過屋面結構的空氣流出或流入。除了能量損失外,氣流會攜帶水汽,可以在結構內凝結。水汽的數量,與空氣的相對濕度有關。與水蒸氣的擴散不同,空氣流動要通過空隙、孔洞、接縫和其他開口,因此所有隔氣層必須完整、連續,以防止空氣流動。
屋面結構中隔氣層的位置不是那么關鍵,不像隔汽層那樣受到氣候條件的控制。比較重要的一些考慮因素是:隔氣層的固定方法;能抵抗由風、煙囪效應或建筑物內機械增壓引起的撕裂或移動;能可靠地使全部穿透物連續和密封的能力。有效的隔氣層,在所有的相交部位以及屋面與外墻交界處必須是連續的。
在有些情況下,隔氣層可以起到隔汽層一樣的作用。在隔汽層應當放在保溫材料外面的溫暖氣候條件下,屋面卷材可以同時具有防水、隔汽和隔氣的功能。這時,屋面卷材必須與外墻隔氣層結合在一起,保持連續性。
隔汽材料
1隔汽材料的水蒸氣透過量不應大于25g/(㎡.24h);
2當采用聚氯乙烯、聚丙稀膜時,其厚度不應小于0.3mm;
3當采用復合金屬鋁箔時,其厚度不應小于0.1mm;
4當采用其他隔汽材料時,應符合其材料標準的規定。
